位置: 首页 > 远程教育

无公害甘蓝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0日 来源:多伦县委组织部 打印本页

   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是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它是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三废”中的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均不超标的优质安全优质安全营养类蔬菜、瓜果总称。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蔬菜、瓜果上的病虫草害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瓜果的关键环节。 
本规程是在符合无公害食品操作规程标准的前提下制定的。 
 
无公害甘蓝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甘蓝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操作技术,本规程适用于锡盟多伦县无公害甘蓝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条件 
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标准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GB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1-5 
GB18406.1-2001     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质量要求 
GB16715.4-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甘蓝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食品 
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根据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可分为A级和AA级。 
3.2 无公害食品 
A级绿色食品也叫无公害食品,指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程进行,可以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质量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的无公害食品标志的优质、安全、营养类的食品。 
3.3 未熟抽薹 
越冬的幼苗如果太大(茎粗0.6CM以上),在长期的低温作用将通过春化阶段,到温度升高后通过光照阶段并抽薹开花,不形成叶球。 
4、栽培条件 
4.1产地环境条件 
经省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指定具有省级以上计量认证资格的环境部门监测,产地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NY/T391-2000的规定,菜地应距离公路500米以外,并远离工厂。 
4.2土壤条件 
甘蓝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在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的砂壤土或粘土中都能种植。 
4.3温度 
甘蓝属于喜凉蔬菜,一般在15℃-25℃条件下最适宜生长,发芽适温为15℃-20℃ 
5、栽培技术 
5.1育苗 
5.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能好耐抽薹的品种,在当地主要以中甘11为主,搭配8398、迎春铁头、中甘21等,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199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 
5.1.2种子处理 
可采用温汤浸种,用50℃温水浸种20-30分钟,边浸边搅拌,可以预防黑腐病,用清水搓洗,换水。待水温降至室温浸种4-5小时,在20℃-25℃处保湿催芽。当40%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5.1.3苗床土选择 
5.1.3.1营养土配制:播种床土用近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园土2份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份,按每平方米苗床计算,施入磷酸二铵4斤,复合肥4斤,然后深翻混匀后整平,作成10-12厘米的育苗床。 
5.1.3.2苗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按1:1配合,或用25%甲霜灵与70%的代森锰锌9:1配合,每平米用药8-10克与10千克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将1/3药土铺于床面上,2/3的药土覆盖在种子上。 
5.1.4播种 
5.1.4.1播种期:根据当地条件和栽培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通常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以15-25克/平方米为宜。 
5.1.4.2播种方法:浇足底水,水渗后覆盖一层细土,将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覆土0.6-0.8CM。 
5.1.4.3苗期管理 
播种后日温保持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幼苗出齐后应及时放风降温,苗期不旱不浇水,以免幼苗徒长。当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后苗床不旱不浇水,浇水宜浇小水或喷水,定植前7天浇透水,同时苗床放风,低温炼苗,使幼苗尽快适应露地环境条件。 
5.2定植及田间管理 
5.2.1定植前整地施肥 
定植前苗施农家肥10000斤,复合肥30斤,磷酸二铵20斤,锌硫磷颗粒1斤,施肥质量符合NY/T394-2000的要求,严格控制尿素用量,提倡施用专用肥和生物肥。 
于5月末6月初定植,定植采用穴栽,株行距40厘米左右,亩栽4000株左右,水源充足的黑粘土应起垄种植,水源不足的沙壤土应播在平畦内。 
5.2.2田间管理 
定植后浇透水,隔5-7天缓苗后,再浇一次透水,中间不旱不浇水,以利缓苗,结合中耕培土1-2次,缓苗结束后进入莲座期,通过控制浇水而蹲苗6-8天,蹲苗结束,结合浇水施一次发棵肥,亩施尿素10斤,同时可用0.2%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1-2次,结球期是甘蓝的顺速生长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早追肥,从开始卷心到结球前期,连续追肥1-2次,亩施20斤尿素,同时叶面以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最后一次追肥应在收获前30天进行,结球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数量。 
5.3病虫害防治 
5.3.1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培育壮苗。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化学防治的手段,将甘蓝有害物质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甘蓝的目的。 
5.3.2物理防治 
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利用黑光灯,糖蜜诱杀液诱杀害虫。 
5.3.3药剂防治 
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浓度参照说明书。 
5.3.3.1 病害防治 
霜霉病:70%代森锰锌800倍液,69%安克锰锌600倍液或百菌清800倍液交替喷雾。 
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 
菌核病:用40%菌核净800倍液或50%速克灵600倍液叶面喷雾。 
软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可杀得600倍液叶面喷施结合灌根。 
5.3.3.2虫害防治 
菜青虫、小菜蛾可用BT乳剂200倍液,1.8%阿维菌素50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交替喷雾。 
蚜虫:50%抗蚜威4000倍液,10%吡虫啉5000倍液,交替喷雾,用药时可以加入适量粘着剂。 
6、采收 
适时采收,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陆续采收上市,在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达到八成时即可采收,亩产甘蓝7000斤以上。